连载 | 卓云智慧校园之1.2 科技发展与社会变迁-雷火电竞

        1.2.1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

且不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是谁说的,从两百年来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来看,毫无疑问这句话是正确的。

工业革命之后经济的突飞猛进,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日新月异,不仅让人类满足了生存和繁衍的需求,更产生了复杂和绚烂的文化,让人类文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科技推动了社会发展、推动了文化发展、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。

机械文明让人类的肢体得以延展,放大了肌肉和骨骼的力量。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,又进一步延展了人类的思想。未来更多的新技术,依然会不断推动社会进步,诞生新的文化、新的文明或者用升级一词更恰当一些。这种发展的极限在哪里?有人乐观有人悲观,没有一定的答案。

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同时生产力进步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。从需求角度看,生产力发展的逻辑让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科技。从资源角度看,生产力发展产生的结果(更多新设备和实践经验)是科技发展的新基础。

以互联网为例,信息流动的便利源于科技成果带动了有效能力的释放,遏制了无效能力的增长,从总体上优化了经济结构,生产力获得发展。同时,这种发展又推动了诸如研发、制造、物流等的优化改善,反过来再推动网络的延伸和改善,诞生了更多的新技术。

更强大的生产力,催生更先进的科技。科技发展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之一

 

1.2.2 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

渔猎时代,人类依赖于肌肉力量和简单工具。农耕时代, 人类依靠人力畜力、简单工具和大自然的力量。工业时代, 人类利用了复杂工具、机械力量和能源的力量。信息时代, 人类利用了电子信息放大了机械力量,初步实现了一部分人的能力。

从整个过程来看,人类的每一步发展,都是在获得新的自由。从偶然获得到必然获得,从依赖土地到自由迁徙,从现场操作到移动生产,从依赖机构到自由职业。在每一个阶段,人和人的关系都在发生变化。

渔猎时代的部族、农耕时代的宗族、工业时代的家族、信息时代的个体,渔猎时代的部落关系、农耕时代的土地关系、工业时代的资本关系、信息时代的连接关系,渔猎时代的群婚、农耕时代的籍贯、工业时代的工种、信息时代的社群,每一个时代的关键关系各不相同。

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,人和人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。从最初奴隶从属的紧密依附关系,到现在自由职业的个体自由生活,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化,导致文化剧烈变化, 文明也因此持续升级。

在生产力不足的年代,人类生存需要密切合作的群体, 无论是部落还是宗族,或者是工厂和公司。但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后,这种关系就会被淡化,人和人的关系变得不同了。

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。社会组成的最小单元,今天看还是家庭,不过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,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一人家庭开始出现。

生产力的进步引发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改变

 

1.2.3 科技发展正在改变每个人的生活

科技发展推动了生产力发展,进而物质足够丰富,人类 对特定环境和资源减少了依赖,所以人类的选择变得更自由。这正是现在发生的职业选择、工作地点、组织忠诚度等一系 列问题的根源。

但是,并不是只出现了人类减少对特定环境和资源的依赖这一种情况,同时发生的还有另一种情况:人类对特定环境和资源的依赖更强了。

比如,现代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依赖、对于电力电信的依赖、对于网络的依赖、对某些产品的依赖,等等。所以从表面看,人类的自由度在增大,但从另一维度看,人类正在变得越来越不自由。

做一个思想实验:如果一个城市停电了,会怎么样?当然停电时间短的话,顶多也就有些不方便而已,未必有很大影响。可是,如果停电一天呢?可能不仅是上下楼的电梯不方便了、手机充不了电了,走楼梯和点蜡烛总还能度过。如果停电三天呢?当备用柴油发电机都没法工作的时候,当供水都成了问题的时候,城市的恐慌必然来到。

当吃喝成为问题、生存难以保证的时候,社会秩序就没有办法保障。如果再把停电时间延长一些,比如一周、一个月,又会如何?闭目一想,细思极恐,社会就崩溃了。

人类经由科技发展而获得的便利,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。现代技术体系支撑着的这个世界,其实非常脆弱,人类也变得越来越脆弱。科技的发展,带来的后果不都是美好的画面,也会有不可预料的风险。

这样的思想实验,大概可以归类为杞人忧天。但是如果把电力这种社会底层基础设施换一个呢?比如通信线路、比如互联网、比如银行交易系统、比如微信,大概也都能脑补出可怕的场面。

科技发展,让人类在减少一些依赖的同时,增加了对其他的依赖。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循环。

 

1.2.4 生产性经济转变为消费性经济

在工业革命之前,人类生存需求总是不能满足,所以社 会动荡与饥荒时有发生。工业革命之后的两百多年发展,尽 管人口增长了好几倍,但大部分生存需求都能获得满足 然还有些地方有吃不饱饭的人,但社会总供给量足够)。甚 至于,地球上大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已经提高了需求的标准, 从而导致缺乏足够品质的供给。

但是,从另一方面看,也存在大量的产能受限、不能释放,因为需求不足。这些产能有一个很官方的说法,叫做落后产能。真的是落后产能吗?有些是,有些也未必。

在人类基本需求尚未满足的情况下,经济总体是生产性的,也就是尽可能满足尚未满足的需求。但今天的社会,已经不同了。发达国家早在二十年前就进入到了消费性经济(最典型的是消费税的诞生),发展中国家也有一部分进入消费性经济。

所谓消费性经济,是笔者定义的一个名词,是指:以满足更高层次精神需求为特征的经济发展状态。这种状态用第三产业描述不太准确,但指向大体一致。

对应消费性经济的是生产性经济。生产性经济所要满足的市场是刚性需求,而消费性经济所要满足的市场则是弹性需求。弹性需求,需要更好的产品、更多的创意、更精湛的工艺和个性化的能力。

消费性经济要求市场供给侧必须持续创新

教务管理系统_教务管理平台_智慧校园建设方案

网站地图